年度工作報告

110年度工作報告

#服務項目服務對象服務內容
1 監內週間一般教化課程法務部矯正署新店戒治所
  1. 服務機構:新店戒治所戒治班生涯規劃、新店戒治所戒治受刑人生涯規劃、宜蘭監獄大班生涯規劃及家庭支持輔導活動、台北少年觀護所女班
  2. 課程內容:自我探索、生命教育、生涯規劃、戒菸戒癮、宗教輔導、人際溝通…等課程。
  3. 每班至少2位老師。
  1. 新店戒治所全年生涯規劃課程,年服務26場次,服務約1,490人次。
  2. 宜蘭監獄全年生涯規劃課程,年服務7場次,服務約420人次。
  3. 台北少年觀護所女班15堂,53人,203人次。
2 釋前釋後-新店戒治所受刑人及戒治人「無縫接軌復歸社會服務計畫」
  1. 衛教宣導與招生
  2. 小團輔課程:一年2期,一期2班,採小班制,每班約15人,每期15堂課,每班講師及輔導老師3人以上。
  3. 懇親會暨家屬座談會:每期各舉辦1次,共舉辦四次。
  4. 監內個輔:針對列入專案之個案,在監所內至少3次以上監所內的個別輔導。
  5. 釋後追蹤與服務:包括資源連結、家庭訪視、急難救助、復發的協助與轉介…等。
  1. 小團輔課程,本年度因受收容人監所異動及疫情影響,受戒治人與毒品受刑人團體共執行2期5班,共執行團體60次,服務人數共108人,服務人次共870人次。
  2. 家庭支持日暨家屬座談會因疫情下半年度未辦理,僅上半年度辦理1場次,共計5位個案,12位家屬參加。
  3. 監內個輔,108人,共計256人次。
  4. 釋後追蹤服務,共計服務483人,共計1,387人次。
3 釋前釋後-新店戒治所「收容人家屬衛教及諮詢」
  1. 工作內容:每次2小時,透過個別諮詢或小團體輔導方式為家屬進行衛教及諮詢,協助家屬增進成癮疾患的了解,自我調適、及學習幫助家人戒毒(癮)。
  2. 執行方式:由過來人種子教師之家屬提供團體輔導與個別諮詢服務,主要討論方向為:藥物成癮的行為特性、復發的徵兆、如何照顧自己、如何面對異樣眼光、如何求助...等相關議題協助家屬賦能。

110年度共提供55場次,共計服務174案家,264位家屬,服務家屬內容多為對於藥癮相關知識與藥癮者用藥時的行為特徵等相關議題進行討論與後續支持服務。

4 釋前釋後-新店戒治所觀察勒戒班「短期戒癮團體」
  1. 衛教宣導與招生。
  2. 小團輔課程:一年10期,採小班制,每班約12~15人,每期7堂課,每班講師及輔導老師2~3人以上。
  3. 監內個輔:針對有需要之個案,提供監所內的個別輔導。
  4. 釋後追蹤與服務:包括資源連結、家庭訪視、急難救助、復發的協助與轉介…等。
  1. 衛教宣導與招生共計10場次,服務共計283人次。
  2. 小團輔課程,共計辦理10期,服務142人,服務740人次。
  3. 本年度之個案無監內監內個輔之需求。
  4. 持續追蹤輔導,完成追蹤三個月以上,整體有工作需求之個案共103人,有75人(佔72.8%)媒合到適當工作,並持續工作三個月以上。
5 釋前釋後-桃園女子監獄「整合性復歸社會服務方案」
  1. 新生命體驗營:個案篩選、生命探索,一年暫定一期,一期為期三天。
  2. 小團輔課程:一年一期,一期23堂課。講師及輔導老師4人以上。
  3. 監內個輔:針對有需要之個案,提供監所內的個別輔導。
  4. 懇親會暨家屬座談會:年暫定舉辦1次。
  5. 釋後追蹤與服務:內容包括資源連結、家庭訪視、急難救助、復發的協助與轉介…等。
  1. 本年度因疫情關係未辦理新生命體驗營。
  2. 小團輔課程:
    (1)初階:服務26人,合計151人次。
    (2)進階:服務9人,合計52人次
  3. 監內個輔:服務25人,共計服務31人次。
  4. 懇親暨家屬座談:因疫情因素,調整為為公務接見,共服務11案。
  5. 釋後追蹤與服務:服務共達66人次。
    (1)初階:釋後追蹤服務達42人次。
    (2)進階:釋後追蹤服務達24人次。
6 釋前釋後-宜蘭監獄「無縫接軌返家服務計畫」
  1. 新生命體驗營:個案篩選、生命探索,一年暫定一期,一期為期二天。
  2. 小團輔課程:一年2期,每期1班,每班25人,每期15堂課。每班講師及輔導老師3~4人以上。
  3. 懇親會暨家屬座談會:每期各舉辦1次,共舉辦2場。
  4. 監內個輔:針對列入專案之個案,每人至少提供3~4次以上的監內個別輔導。
  5. 釋後追蹤與服務:內容包括資源連結、家庭訪視、急難救助、復發的協助與轉介…等。
  1. 新生命體驗營,本年度共計辦理2場次,服務100位個案,由4位新生代種子教師與一位心理師帶領。
  2. 小團輔課程,本年度辦理2期,共計服務65人,達967人次的服務。
  3. 監內個輔,193人次。
  4. 家庭支持日暨家屬座談會,配合現行三級警戒管制措施,暫停多人集會活動、大型會議及活動暫緩辦理。
  5. 釋後追蹤輔導服務,達306人次。
7 釋前釋後-基隆監獄「藥癮者復歸社會服務方案」
  1. 小團輔課程:一年2期,每期1班,每班15人,每期15堂課。每班講師及輔導老師3~4人以上。
  2. 懇親會暨家屬座談會:每期各舉辦1次,共舉辦2場。
  3. 監內個輔:針對列入專案之個案,每人至少提供3~4次以上的監內個別輔導。
  4. 釋後追蹤與服務:內容包括資源連結、家庭訪視、急難救助、復發的協助與轉介…等。
  1. 小團輔課程,本年度辦理2期,共計服務24人,239人次。
  2. 家庭支持日暨家屬座談會,受疫情影響未辦理。
  3. 監內個輔部分,24人共計31人次的服務。
  4. 釋後追蹤服務,達97人次。
8 司法轉向青少年服務
  1. 少年矯正機關內:於台北少年觀護所為即將出所之藥物濫用少年提供一系列生命教育或自我探索等課程及個別輔導。採小班制,每班約8~16人,每期8堂課,每年提供5梯次,每班至少2位以上老師。
  2. 少年矯正機構外:針對上述之個案以及交付新北市社會局兒少科轉介輔導之個案,提供家訪或校訪、外展協尋、個別諮商輔導、團體輔導、親職教育、資源連結(生活及就學處遇與協助)、家庭培力、支持性成長活動、危機事件處理等服務,以有效掌握個案生活狀況,並給予立即及適切的協助。
  1. 少年矯正機關內:小班制,每班約8~16人,每期8堂課,今年提供2梯次,服務14人,50人次,每班至少2位以上老師。
  2. 少年矯正機構外:提供家訪或校訪、外展協尋、個別諮商輔導、團體輔導、親職教育、資源連結(生活及就學處遇與協助)、家庭培力、支持性成長活動、危機事件處理等服務,以有效掌握個案生活狀況,並給予立即及適切的協助。年服務62案。
9 新北、基隆藥物濫用兒少預防輔導及家庭服務方案
  1. 藥癮者家屬支持性團體:由本會藥癮戒治專業人員搭配成功戒毒過來人,以專業及實際經驗並行,提供藥癮青少年家屬互相支持、互相鼓勵的機會,並協助家屬增進與青少年溝通與互動技巧,以提高家庭親職功能協助青少年戒毒成功。
  2. 家庭訪視與資源連結:依據個案需要或經由社政單位派案,提供其個別化家庭訪視與追蹤輔導等服務,並強化資源運用之能力,有效連結社群網絡,以滿足個案家庭需求。
  3. 家庭諮商輔導:針對有需求之家庭,提供專業諮商輔導。
  4. 毒品危害親職教育講習:個別處遇:包括個別會談、家庭訪視。
  1. 家庭訪視與資源連結:依據個案需要或經由社政單位派案,提供其個別化家庭訪視與追蹤輔導等服務,並強化資源運用之能力,有效連結社群網絡,以滿足個案家庭需求。
  2. 家庭諮商輔導:針對有需求之家庭,提供專業諮商輔導。
  3. 年服務新北64案、基隆案(包括主動關懷案)44案。
10 毒品危害親職教育講習
  1. 接受各縣市政府及衛教單位之邀請
  2. 內容包括親職教育講習、個別處遇(包括個別會談、家庭訪視)、團體輔導
  1. 提供社區民眾自費心理健康服務120人次。
  2. 培訓6名實習心理師,提供心理諮商服務,供治療性社區之住民(青少年/成人)約150人次。
11 青少年毒品防治宣導
  1. 以種子教師(成功過來人)為主的一般性反毒宣導。
  2. 年服務5場,總服務200人次。
服務社區、學校及與其他基金會合作,舉辦民眾家長及老師,提供戒癮及身心健康講座,約1200人次。
12 藥癮少年諮商輔導 接受各地毒防中心之邀請,協助醫院或地院受毒害之青少年提供諮商輔導或服務諮詢。 110年年度,服務8場,接完專業人員培訓,服務宜蘭毒防中心120人次。
13 更生受保護人就業輔導 結合轄區內相關社政、衛政、警政、司法單位及民間單位資源,針對更生受保護人就業問題與需求,透過個案管及專業化服務,媒合友善廠商,提升就業能力,以協助其自立。
  1. 110年服務390人(內含藥癮者180人)。
  2. 推薦就業成功者155人(內含93人是藥癮者),
  3. 穩就三個月者90人(54人是藥癮者),穩就6個月者47人(藥癮者31人)。
14 少年家園短期安置服務 針對缺乏家庭支持系統或需要協助安置及培力輔導之少年,提供6~12月之短期安置、社群網絡資源連結(包括就學與就業)、個別諮商輔導、生活技能訓練、考照培訓、家庭親職培力、危機事件處理等個別化服務,以協助其重返社會。

青少年自立宿舍共入住4人,住宿天數共492日。

15 藥癮成人自立宿舍
  1. 提供臨時安置場所,協助剛出監所或暫時無家可歸的藥癮收容人/更生人一個逐步銜接社會的居住環境。
  2. 給予職業培訓,協助其重返職場。

110年度成年自立宿舍共入住8人,住宿天數共1,233日。

16 臺北市少年緊急短期安置庇護家園服務-選擇家園
  1. 未滿18歲,依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評估有保護安置需求,業經法院裁定繼續短期安置之兒童或少年;為第(1)類個案。
  2. 年滿12歲未滿18歲設籍臺北市,或緊急事件發生於臺北市,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23條(第九、十、十一款)、52條、56條、62條,經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轉介有緊急安置需求之少年;為第(2)類個案。
  3.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安置輔導中,經尋獲後需緊急安置之未滿18歲少年;為第(3)類個案。
  4. 依少年事件處理髮第26條第1項第1款,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責付之未滿18歲少年;為第(4)類個案。
  5. 提供基本生活與安全及健康照顧、安置與專業、家庭關係輔導、資源連結等服務。
  1. 共計安置62名個案,男女生比例為17:45,性剝削個案、法院責付個案與兒少保個案安置比例為12:5:45。(含自109年底續安之9名個案)
  2. 反覆入園個案計有8名
  3. 第二類特殊兒少2名,主要在照顧生活適應上需要給予較多情緒陪伴及引導;又8名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尚不包括具情緒議題,但未領有手冊者,皆需較高關注的照顧服務。
  4. 家園同日最高安置人次平均約10.25人次,當日安置最高人次落在4月與9月間,數度安置床位瀕臨極限。110年度服務總人次為3109人次。
17 台北市兒童及少年團家-曙光家園
  1. 服務對象: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23條與少年事件處理法29條之規定或其他經社工員評估應予保護安置之設籍本市或事件發生地於本市之未滿18歲之兒童及少年。
  2. 每戶4人,共2戶、計8人。
  1. 110年度服務人數:92人
  2. 結案離園人數:5人
  3. 入園安置人數:5人
18 中繼喘息-心生活職前培力訓練中心
  1. 提供本會中繼職場培育謀職相關技能,鼓勵進修獲取學歷、證照,提升復歸職場之競爭力。
  2. 鼓勵進修獲取學歷、證照,提升復歸職場之競爭力。
  3. 經由一連串之一個月的中繼職場職前準備課程、職場體驗及後繼持續性的職場培力、NA自助性支持團體、個別諮商輔導,協助藥癮更生人進行自我療癒,轉化生命經驗視角,提升自我價值感,成為反毒先鋒,樹立復歸典範。
  4. 年參與職前培力訓練及職場實作體驗達60人,留用至本會社會企業及友善廠商達11人。
  1. 110年服務人數60人
  2. 其中連結至友善廠商工作者13人,留用於本會社企者13人。
19 藥癮成人中途之家
  1. 提供中期(1~6個月內)之臨時安居之所,備有7張床位。
  2. 安置對象為參加過本會在監所舉辦「無縫接軌-復歸社會」之專案服務個案或經由公部門轉介無復發之虞且有工作需求之藥癮更生人。
  3. 主要提供一團體生活之過渡性支持環境及安置處所,於一定期間內(1~6個月)透過結構性生活作息安排、系統性復健處遇方案設計,及住民間之相關支持等服務
  1. 中途之家(一)宿舍,滿18男性共入住19人,住宿天數共1,839日。
  2. 中途之家(二)宿舍,滿18男性共入住2人,住宿天數共3日。
20 社會企業
  1. 場域包括:(1)七品聚實習餐廳(2)心聚點人文咖啡小棧(3)九個菓子銷售工作坊(4)心聚點烘焙工作坊(5)五餅二魚古早味(6)七品聚實習餐廳附屬之鄰近老人安養中心團膳服務。
  2. 進用人員以符合多元就業開發方案進用人員條件者為優先,尤以藥癮更生人及受有毒品危害之虞之司法少年為主,除了創造就業機會外,也協助其從工作所需之相關技能中培養自信,找到一技之長,讓自己在未來的職場發展上更具競爭力。
  3. 提供矯正機關辦理自主監外作業收容人日間外出之工作場域。
  4. 透過正職人員培訓與輔導個案考取證照,使個案習得工作態度與技能,增加自信。
  5. 透過兼職或儲備人員訓練,使生涯目標模糊之個案或自我價值低之藥癮更生人或司法少年增加自信與能力,展開就學或就業的人生規劃。
  1. 年提供27人工作
  2. 年總營業額:8,419,991、銷貨成本:5,246,800、營業毛利:3,173,191、毛利率:37.68%
  3. 營業費:2,619,772(內含店租1,806,876、 電費221,167)
  4. 管銷費用:7,363,674
  5. 銷貨淨利:–6,810,255
  6. 方案補助:5,147,102(老人院2,865,0001、培力方案:873,858 職學/雇獎458,24411、其他方案950,000)
  7. 補助後盈虧:–1,663,153
  8. 傳善補助便當:533,400
21 種子教師養成計畫
  1. 透過種子教師養成中心,提供專業訓練以培育更多的優質過來人,站在反毒工作的最前線,並以重要他人的角色在復歸路上給予最適切的支持。
  2. 透過典範效應增強藥癮者的改變動機與決心。
  3. 年服務28人,培育新進種子教師約5人。
  1. 110年培育新進種子教師5名。
  2. 每月定期會議由種子教師督導帶領,提供支持穩定其生活。
  3. 服務累計21名種子教師,1名成功創業、1名屆齡退休、3名另有生涯規劃,目前有16名仍於本會任職服務中。
22 108-110 年度「藥癮治療性社區服務模式多元發展計畫」
  1. 提供治療與療效因子的社區模式,透過環境管理、生活規範與社區學員動力共同形成戒癮動力與找到生命意義與價值。
  2. 是全台唯一都會型之非封閉式的社區模式。提供戒癮專業課程、生活技能訓練與職能培訓等訓練。
  3. 以復原教練(本會培養之種子教師)之一對一服務,建構典範學習模式。
  4. 以運動治療為輔,建立學員健康的生活型態。
  1. 109年度增設床位至25床,預計110年平均滿床率為70%,實際平均滿床率為74%。
  2. 110年度實際收治並服務的人數為58位,其中透過本方案轉介者有6人,佔10%。多數個案來源為醫療院所或毒防介紹,案主自行申請及外單位(毒防、醫療單位、社福單位)共26位,佔45%。其中少年8人,佔14%。
23 永安長青文康服務
  1. 結合鄰近天主教木柵復活堂永安長青文康小站,藉一系列多元化的文康休閒活動以及共餐、送餐、電話問安、關懷訪視等項目服務,鼓勵長輩們增加社會參與度。
  2. 年提供約千場次之課程及活動。
  1. 全年男629人,2483人次。
  2. 全年女2514人,9336人次。
  3. 全年共3143人,共11819人次。
24 桃園分會
  1. 服務桃園全區經社會局轉介之藥癮特殊族群的脆弱家庭,針對家庭議題進行處遇,
  2. 服務桃園全區將出監與在社區生活之藥癮成人,協助其能夠連結家庭與社區多元之資源,並進行後續處遇,年服務80~100案家。
  3. 提供弱勢婦女資源及轉介:進行個人工坊、培力及管理並至少增加五個工坊、行銷及推廣桃姊妹團體工坊、至少開發在地化特色產品四樣。預計年服務約500人次。
  4. 服務桃園全區經社會局、學校、觀護人與警政機關轉介之有物質濫用的兒童少年及其家庭,針對兒少進行後續的追蹤輔導與處遇,並辦理4場家庭親職教育課程,年總計至少服務75案。
  1. 藥癮脆弱家庭增能服務:服務案量共28案;共服務511人次;藥癮家庭分齡支持團體合計辦理8場次。
  2. 成人藥癮家庭支持服務:服務案量共80案,生理性別為女性佔63%、生理性別為男性佔37%服務共計725家庭次、958 人次;家屬支持團體共辦理2團體、7場次;藥癮者家屬自助團體4場次;家庭維繫活動4場次。
  3. 桃姊妹弱勢婦女創業培力計畫:服務44個工坊,共服務503人次;專長培育課程辦理32場次。
  4. 高關懷兒少及藥物濫用兒少親職服務:服務案量共74案,高關懷共32案,藥物濫用共42案;兒少增能團體及冒險體驗活動共辦理16場次;親職教育共辦理4場次;宣導4場次。
25 倡議「慧德學校」與「中介教育安置機構」
  1. 期結合公部門之教育、社政、司法、醫療等單位,提供藥癮青少年或非行少年一個多元化教育園地,代替現有感化教育及安置體系所帶給青少年的不良影響。
  2. 目的為減低監獄過度擁擠的情形。幫助受戒治收容人心靈重建並重整於社區。提供就業資訊並協助尋找工作。提供戒治收容人與家屬聯結的管道。減少再犯,降低社會成本。解決三、四級毒品(尤其是K他命)列入二級毒品,讓一時誤觸刑法的青少年因此進入司法體系的一種有效替代處遇。
 
26 社資組 負責社企之行銷與企畫及基金會募款及公關等事宜
  1. 110年會內參訪活動辦理,服務111人;教育訓練課程辦理5堂,服務180人。
  2. 辦理警消醫護人員送餐活動,服務1,400人;弱勢學童、家庭待用餐活動,服務3,915人。
  3. 110年推廣活動辦理3場次。
  4. 社群經營服務推廣,觸及51,894人次。
27 行政管理 負責機構之人事財務庶務等工作,包括行政人事費、財產使用費、事務費、雜項費用
  1. 基金會行政事務,財產、車輛管理。
  2. 辦理勞健保、團保業務、零用金業務。
  3. 辦理勞資會議相關業務。
  4. 董監事會及人事相關業務。
  5. 文件收發與資料檔案管理。
  6. 基金會相關單位電話/郵件聯繫。
  7. 會務推動方案資料收集。

社會企業聯絡電話:(02)2936-2989

七品聚餐廳粉絲團

利伯他茲臺北諮商所

Rebirth cafe 心聚點

九個菓子粉絲團

© 2021 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